“十三五”时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工作与研究动态 2015年第1期(总第1期)】

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

揭牌仪式同时举行

2015年11月21日, “十三五”时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暨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 行。来自全国人大、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上 海图书馆)基地,以及高等院校、公共文化机构、相关企业、新闻媒体等方面的14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九游·体育,九游(中国)、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和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主办。

上午9点, 研讨会开幕式和嘉宾演讲开始。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和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北京大 学)基地主任李国新主持会议。九游·体育,九游(中国)主任李广建教授致欢迎词。他回顾了九游·体育,九游(中国)在公共文化领域所做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代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王周谊发表讲话。他指出,成立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学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战略部署的实际行动,是北京大学教学科研主动适应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文化部选择九游·体育,九游(中国)为首批国家级公 共文化研究基地,是对北京大学公共文化研究的肯定与鞭策。他表示,北京大学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开展公共文化研究,为公共文化研究在北京大学落地生根、形成 新的学科增长点和学术研究优势提供服务和保障。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发表讲话。他肯定了北京大学对国家公共文化发展所做的贡献和示范引领作用,并结 合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和使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治理、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四个方面,阐述了对“十三五”期间构 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任务的理解和认识。

国内公共文化领域五位权威人士在研讨会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主任朱兵的演讲题目是“公共文化立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 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围绕公共文化社会化发展问题发表看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图书馆馆长 吴建中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大数据与公共文化服务”;西南大学校长、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西南大学基地主任张卫国教授阐述了“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 设的重难点任务——西部贫困地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永恒教授介绍了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实施的公共文 化发展指数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初步成果。

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通过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对上午的开幕式和嘉宾演讲进行了现场直播。

当日下午,研讨会分三个会场进行分主题讨论。第一分会场以“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法律体系建设为主题,由上海社科院巫志南教授、北京大学刘兹恒教授主持。第 二分会场以“十三五”时期公共数字文化发展为主题,由国家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助理罗云川研究员、北京大学申静教授主持。第三分会场以“十三五”时期公共 文化服务评价体系建设为主题,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永恒教授、北京大学张广钦副教授主持。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交流充分,气氛热烈。

本次研讨会正值“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即将开局的关键时刻,层次高、影响大,对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十三五”时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

嘉宾演讲摘要

题目:公共文化立法

演讲人: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主任  朱兵

    我国文化立法严重滞后。目前文化领域只有两部法律,在整个法律体系中仅占1%。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加强文化法制建设是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快速推进的公共文化立法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法》的基本思路是:一,坚持落实党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和普惠发展;三,坚持政府主 导,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四,坚持依法规范文化活动;五,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效益,促进服务效能提升。

 

题目: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演讲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范周

社会化问题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方面,我国目前公共文化服务有三个不相适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 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造成不相适应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失灵和中央对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制度 建设不足。为此,要从构建公共文化社会投入机制、完善公共文化产品多元化供给机制、转变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改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顶层设计。 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基层创新和实践方面,基层创新是对顶层设计不足的有力弥补,可以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培育与促进 文化消费、社会参与式管理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目前北京、上海、宁波等地已经出现了不少实践创新案例。“互联网+”助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是未来公共文化发展需要抓住的一个重要契机。

 

题目:大数据与公共文化服务

演讲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图书馆馆长、教授  吴建中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的世纪、数据的世纪,因此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克服孤岛现象,二是缩小数字鸿沟。孤岛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过去知识存储方式都是以空间为基础,流动的知识和信息被封闭在一个固化的载体或者容器当中。21世 纪以时间为基础的网络正在形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知识存储方式和知识消费方式的变革,强调要使用知识。关于缩小数字鸿沟、推进精准化服务,文化部公 共文化研究(上海图书馆)基地将致力于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大数据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结合,实现数据关联化;二是面向基层的数字文化服务,推进市民数字阅读 和精准扶贫服务。未来十年我们将会进入到一个以数字为主题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时代,对此我们应引起重视并有所准备。

 

题目:我国“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建设的重难点:西部贫困地区

演讲人:西南大学校长、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西南大学)基地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卫国

西部地区“十三五”公共文化建设面对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贫困问题非常突出,贫困面广、基础薄弱、任务艰巨;农村文化供需不对接,社区文化统筹程度 不高,西部地区农村空置化和城镇中心化表现均很严重,地形复杂、人口分散,导致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单调贫乏;财政投入相对滞后,且长期不足,资源闲置浪费现 象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与人民群众需求对接不紧密;人力资源和工作力量不强,基层文化队伍数量不足。“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实现四个推 动:标准推动、精准推动、创新推动、扶贫攻坚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难点在西部,关键是贫困地区。因此,国家在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应 更多地关注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题目: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指数:理论、方法和初步结果

演讲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永恒

十 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将“优化服务、提升政府效能”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目标,因此如何衡量效能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服务效能包 含能力、效率、效益、公正四个方面的内容,“效”是“能”的方向,“能”是“效”的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价的理论框架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的 投入,二是服务提供者的服务能力,三是公众方面的产出、结果和影响。服务效能指标体系的编制方法参考了国际两大知名竞争力评价机构——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 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评价方法。效能指标框架和效能指数从公共文化投入指数、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指数、公共文化服务效果指数、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指数四个方面进 行统计评价。